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置业环节暗藏陷阱 买房之前需做足功课

发表于2012-07-14

[导读]对于相当比例的置业者而言,在楼市置业估计一辈子也就几回,不如买柴米油盐般熟悉。近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,该楼盘延续了前期一直以来的“高赠送”作风,所推单位更是典型的“小面积,大户型”

对于相当比例的置业者而言,在楼市置业估计一辈子也就几回,不如买柴米油盐般像物业这样的大宗商品,建设周期长,交易过程长,产品价值的延伸后续服务时间长,涉及到建筑、法律、装修等诸多领域方方面面。新手摸不清,局外人道不明,这是常理。但有了问题要求个明白,这更是常理。作为深圳地产主流媒体,我们于上周开通了“地产热线”,直通置业者心声,联系方式一经发布后,短短一个星期内便收到上百读者不同方式的信息反馈。

大部分置业者在认同深圳楼盘品质快速提升的同时,也对诸多亲身所见或遭遇的问题提出各种质疑甚至投诉,内容涵盖产品质量、营销方式、交易过程、物业服务等产业链全程。应读者要求,本期地产专题我们挑选了“地产热线”反映最为密集的四个方面,对置业者质疑对象进行真相大调查。它们之中有产品质量的隐患,也有市场交易的陷阱;有证据确凿的问题,也有不能定论尚待观察的对象。本期楼市专题,以公正的角度探密深圳部分楼盘“疑难杂症”,记录各方说法,尽可能多地呈现问题实质。

一个显然的事实是,在楼价连续攀升的卖方市场里,置业者心态可能总是患得患失。毕竟,买套房子不容易,遇到问题怎能轻易以“退房”了结。而楼市的信息不对称,又总能给许许多多的纠纷藏下种子。从这层意义上讲,动用舆论的力量、整合各界资源为广大置业者排忧解惑,将是“地产热线”一项持久战,我们也必然坚持并潜心关注地产消费话题的方方面面,预警楼市消费隐忧,倡导地产行业和谐新风。

产品

【滋生背景】

过去的“中国地产黄金十年”,不少一线开发商玩命扩张规模,对数量、速度疯狂追求,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粗枝滥造的产品,中海甚至万科都身陷其中。而少数“失去道德血液”的小开发商则是一味追求利润,压低成本,以致推出不少类似“楼歪歪”、“楼裂裂”一样的伪劣楼宇。房地产质量问题,一直是消费者心中的痛。然而,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楼市中,许多消费者在“房荒”、“抢房”的态势下,往往无奈地接受了许多“问题楼盘”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开发商。

记者调查

货不对板楼盘品质存隐患

在读者投诉中,重点在于对部分楼盘产品质量的质疑。最突出的问题集中于房屋质量、楼间绿化面积缩水、规划绿地私自变更成车位方面,更有甚者销售前的承诺与销售后的兑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。上述情况在全国各地房地产开发当中普遍存在,甚至一些品牌开发商也不例外。买房前开发商往往给客户很多“美丽的传说”,但是到了交房之后,一切都变了样,相信很多买房者都有这样的体会。明明两栋楼之间是花园,但是交房之后却成了自行车车棚;规划中的小区绿地变成了收费停车场;楼书里的“免费建设场地”变成一小时100元的网球场。诸如此类的规划变更随处可见。只要开发商得到规划、建设部门的变更许可,就立马实施,至于广大购房人的意愿,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。

此外,一些小的建筑施工单位往往存在施工工艺水平相对不太高、施工管理不是很规范、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。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商、监理公司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,而他们因为制度性管理措施的缺失,往往会造成房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,所以业主经常会遇到墙面裂痕、屋面渗水等质量问题。

因为产品质量而遭遇纠纷的例子在楼市屡见不鲜,一些品牌开发商也未必能独善其身。譬如,广州的保利西子湾业主拒绝收楼事件就曾引起业界高度关注。当时业主认为,墙壁漏水且保利西子湾也无法提供竣工验收备案表,不具备交楼条件,因此拒绝收楼。而在长沙,有研究人士透露,随着楼市升温,收房也进入一个高峰期,相当比例的业主却难以轻松“收房”,纠纷率在逐年上升。按照相关规定,开发商在交房时应该是质量完全合格的房子,但返工整改却已是楼市一个“见怪不怪”的现象。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他验收过数百套房子,完全没有质量问题的“目前还没碰到”,区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

而事实上,在当前楼盘价格不断上升的通道上,绝大部分置业者可能并不能像当初保利西子湾业主那样抗议到底,毕竟,退房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。在此背景下,广大深圳置业者保留相关现场证据,争取利用法律合力赢得利益。

上一页|1|
/1页